做書法培訓會經常被提問的就是寫字怎么才能好看,漢字其實是一種線條的藝術,而線條的力量是體現著書法的生命本質,是書法欣賞的基礎。力量美的體現有多種形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方硬的力量,二是飽滿的力量,三是彈性的力量,四是摩擦的力量。
一、方硬
方硬是判斷字有無骨力的重要標準。
古人云“書貴瘦硬方通神”,就是強調字要具有骨力、有硬度。字若無骨,風采全無。
王羲之的字最大特點是什么?是硬。
臨摹王的字,柔美的地方容易寫像,有硬度的地方,如轉折、起筆收筆,最難模仿。
放大觀察蘭亭序,我們發(fā)現蘭亭序的字在結構上是很硬朗的,與王羲之其他墨跡的風格一致,只是線條要比以往略細。
喪亂帖是一件以骨力見長的名帖,這件作品轉折處和行筆都極為硬朗、爽勁,是王羲之存帖中最有硬度的法帖。
魏碑體現出的硬度,表現在轉折和線條的刀刻效果,即所謂的金石味,刀鑿斧刻,加上歲月的風化,極大豐富了書法的形式美和力量美。
二、飽滿
飽滿是一種張力的體現,是力量渾厚、充盈的效果。在書法中,飽滿多是體現一種拙厚的味道。小楷也可以寫的渾厚飽滿,關鍵是掌握力量的表現形式。
三、彈性
彈性體現的是一種韌勁,如同拉彎的弓,充滿勢能。在彈性力量的線條中,往往要伴隨著一定的速度,快速是增加是力量的重要手段。褚遂良、趙佶都是使用彈性增加線條力度的高手。
四、摩擦
摩擦是一種阻力,在書法里常常以飛白、枯澀的線條展現。摩擦要保持中鋒,才能有渾厚的效果,側鋒、一味顫抖產生的飛白,多是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