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

幼兒識字要先學拼音嗎?

  在幼兒識字的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疑問就是先學拼音還是先學漢字。從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統(tǒng)一使用教育部編寫的語文新教材。新編一年級語文教材第一篇課文是“天、地、人、你、我、他”這些簡單漢字,替代了之前教材所先學習的a、o、e等漢語拼音。

  為什么要先識字再學拼音呢?

  更符合漢語學習規(guī)律

  我國古代并沒有漢語拼音,孩子啟蒙以私塾教育為主,私塾老師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能讓孩子過了識字關。

  學習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讓孩子背誦認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識字課本,便能識兩千多字。識字之后便可以大量誦讀經(jīng)典。

  而大家熟知的漢語拼音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呢?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該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

  1955年-1957年由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xiàn)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1958年2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公布該方案。

  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由此可見,漢字是象形文字,孩子在識字時并不需要先學拼音。識字之后學會閱讀,才是最終的目的,而拼音是認識更多漢字的輔助工具,學拼音是為了更準確的學習漢字的普通話發(fā)音,并不應該為了學拼音而學拼音。

  如今,學齡前的孩子,已經(jīng)很少使用《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識字課本,更多的是通過動畫或者游戲,在娛樂中,培養(yǎng)語感。

  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yǎng)

  “先學漢字后學拼音”的改變,有利于孩子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拼音只是一個符號,一種學習語言的工具,學拼音并不是學習普通話的最佳途徑。之前的教材設計以輔助工具為主,學生在平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到拼音。這種教學順序的轉(zhuǎn)變,更加關注到孩子的需求,有利于將生活和學習相結(jié)合,注重對他們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

  所以,孩子通過有趣的游戲,合理的教學動畫,聯(lián)系生活、充分想象,才更有利于心理成長。先識字再學拼音,能夠激發(fā)孩子的閱讀熱情,更適合學齡前孩子的特點。

  符合成長和教學規(guī)律

  孩子們有了閱讀的語感后,再接觸拼音學習,上手就會快。既符合人的成長規(guī)律,也符合漢語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先識字再學拼音,并不意味著學拼音不重要,而是改變傳統(tǒng)枯燥的拼音學習方式,減少孩子對拼音學習的抵觸。說到底,先識漢字,后學拼音,“翻轉(zhuǎn)”了家長們的傳統(tǒng)習慣,需要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

主營:書法課程、教師培訓、書法培訓、課程授權(quán)、少兒硬筆書法、毛筆書法、書法教材、版權(quán)合作
Copyright ? 2018秉仁書院 版權(quán)所有 ?? ?京ICP備18010248號-2|網(wǎng)站地圖
合作郵箱:3433254688@qq.com? 總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月壇西街6號院2號樓102室秉仁書院

友情鏈接:書法培訓加盟|書法培訓課程合作